一、等比数列的定义

  一般地,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,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,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。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,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(q≠0),即an−1​an​​=q(n⩾2)。

  关键补充说明

  等比数列中任一项都不为 0.且公比 q≠0.这是数列成等比的前提条件。

  例如数列 2.4.8.16.…,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是 2.这就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;而数列 0.0.0.… 虽为常数列,但不是等比数列。

  常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,但不一定是等比数列,只有各项非零的常数列才是等比数列(公比 q=1)。

  二、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

  1. 通项公式

  若等比数列{an​}的首项为a1​,公比为 q,则通项公式为an​=a1​qn−1(a1​,q=0)。

  记忆要点:q 的指数比项数 n 小 1.这是区分等比数列通项与其他数列公式的关键。

  2. 推导拓展式

  由an​=a1​qn−1和am​=a1​qm−1.可推出am​an​​=qn−m,即an​=am​qn−m。

  该推导式的实用场景:

  已知等比数列中任一项am​及公比 q,可直接求任意项an​,无需先求首项a1​。

  已知等比数列中两项am​和an​,可快速求出公比 q,简化计算步骤。

  3. 等比数列中项的正负规律

  若 q<0.数列中正负项间隔出现(如 1.-2.4.-8.…);若 q>0.数列各项同号。

  核心结论:等比数列的奇数项必同号,偶数项也必同号,可用于快速判断项的符号特征。

  三、等比中项

  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(G≠0),使 a,G,b 成等比数列,那么 G 叫做 a 与 b 的等比中项。

  核心关系

  若 G 是 a 与 b 的等比中项,则aG​=Gb​,即G2=ab,因此G=±ab​。

  关键注意事项

  任意两个数有唯一等差中项,但不一定有等比中项;只有当两个数同号且不为 0 时,才有等比中项。

  例如 3 和 12 同号且不为 0.它们的等比中项为 ±6.满足62=3×12.(−6)2=3×12.

  两个同号非零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,且互为相反数;在等比数列{an​}中,从第 2 项起(有穷等比数列末项除外),每一项是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比中项,即,。

  四、等比数列与函数的关系

  等比数列{an​}的通项公式an​=a1​qn−1(a1​,q=0)可改写为an​=qa1​​⋅qn。

  当 q>0 且 q≠1 时,等比数列{an​}的图象是指数型函数y=qa1​​⋅qx图象上的孤立点,两者的增减性一致。

  数列增减性判断(结合函数性质)

  当{a1​>0.q>1a1​<0.0

  当{a1​>0.01​时,数列是递减数列;

  当 q=1 时,数列是各项非零的常数列;

  当 q<0 时,数列是摆动数列(奇数项同号、偶数项同号,奇偶项异号)。

  五、等比数列的性质(附应用提示)

  设{an​}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,核心性质如下:

  有穷等比数列中,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相等,且等于首末两项之积,即a1​an​=a2​an−1​=a3​an−2​=⋯=am​an−m+1​。

  若 m,n,p∈N∗且成等差数列,则,,成等比数列,即an2​=am​ap​。

  若 m+n=p+q(m,n,p,q∈N∗),则am​an​=ap​aq​;特别地,若 m+n=2p,则am​an​=ap2​(此性质常用于求项的积或判断三项成等比)。

  衍生数列性质:

  {λan​}(λ≠0)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;

  {an​1​}是公比为q1​的等比数列;

  {∣an​∣}是公比为∣q∣的等比数列;

  若{bn​}公比为q′,则{an​⋅bn​}公比为q⋅q′。

  正数等比数列的对数性质:若{an​}各项为正,则{lgan​}是公差为lgq的等差数列。

  连续 k 项相关性质:连续相邻 k 项的和(不为 0)构成公比为qk的等比数列;连续相邻 k 项的积构成公比为qk2的等比数列。

  隔项取数性质:每隔 k(k∈N∗)项取一项,所得数列仍为等比数列,公比为qk+1.

  六、等比数列典型例题(替换版)

  例题

  已知等比数列{an​}满足a3​=6.a6​=48.求首项a1​和第 8 项a8​的值。

  答案

  a1​=23​,a8​=192

  解析

  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​=a1​qn−1.可得{a3​=a1​q2=6a6​=a1​q5=48​;

  两式相除,a1​q2a1​q5​=q3=648​=8.解得 q=2;

  将 q=2 代入a1​q2=6.得a1​×4=6.解得a1​=46​=23​;

  求a8​:利用an​=am​qn−m,取 m=6.n=8.则a8​=a6​q8−6=48×22=48×4=192.